新闻热点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热点 > 百科知识

校园里你不知道的“排挤”:孩子被忽视的这项能力,原来这么重要!

所属分类:百科知识    发布时间: 2021-03-15    作者:admin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后台收到一个家长的留言,深有感触:

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,儿童在“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,一个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,一个是同伴的世界”。


起初,我不以为意,以为小孩子能需要什么社交。


直到学校组织活动,每5个孩子分成一组比赛,我才发现我错的离谱。


孩子们是自行组队的,但他们好像有默契一般,挤挤闹闹中就很快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。


但是我的孩子,他站在中间手足无措。


我永远无法忘记,他看着周围的同学嬉笑着推推搡搡,想要尝试加入一个组却欲言又止,就这样徘徊在一个又一个小队的边缘的情景,小小的一只,格外可怜。


很多家长认为:只要管好孩子吃喝拉撒、健康安全就够了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至于会不会交朋友、人缘好不好……等孩子长大了,自然会去适应社会,无需担心。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但其实,孩子幼时的社交经历,会对他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很多人在成年后,依然独来独往、性格孤僻,其实多半是错过了3-6岁交往关键期的正确引导。

孩子为什么不合群?


父母过于严厉或家庭不和睦

父母经常对孩子大声吼叫、批评,或者经常吵架,孩子一直生活在压抑、恐惧、缺乏安全感的家庭环境,就会引起触觉失调

久而久之,往往会启动自身的防御系统把自己封闭,更愿意一个人独处。


父母的过度保护

很多时候,父母过于小心翼翼,甚至时常插手代劳,剥夺了孩子尝试和成长的机会。

孩子没有机会发展本体能力,即使遇到自己可以做好的协作活动或游戏,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、不敢轻易加入。




孩子害怕失败

5岁以下的孩子正处于尝试新事物、学习各种能力的阶段,同时也开始拥有自己的认知和主张。

生理和智力上的日渐成熟,有时会让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。如果在团队协作中不断失败,与自己

的预期形成落差,自尊心强的孩子特别在意“输赢”和他人的评价,就会不再乐于尝试此类活动。


孩子触觉敏感

还有一些孩子,因为剖腹产、家中活动空间少,缺乏户外活动、家人过分溺爱等,环境刺激不足,

存在触觉失调的状况,往往会胆小孤僻、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差、不喜欢与陌生人交往。



改善孩子不合群,家长可以这样做


给予孩子温和有效的陪伴

不要强制把孩子往人前推,以免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,适得其反。

多和孩子沟通交流,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安全感,多给孩子提供与他人接触的机会,让孩子打开心扉走出自己的世界。



做“懒”家长

给予孩子安全感基础上的勇敢

给予孩子独立的机会,家庭游戏中,鼓励孩子,由他来安排角色,提高孩子的沟通协调能力。

平时父母多充当孩子的玩伴,让孩子多尝试,并及时鼓励。

在孩子害怕的时候,给予孩子安全感,如“别害怕,你站不稳的话,妈妈会及时接住你。

来,试一下!”同时记得给孩子心理和技能上的帮助,让孩子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信。


多带孩子运动

失败和成功都要多体验

积极创造条件,鼓励和支持孩子参加跑步、跳绳、拍球、游泳、爬山等各种体育锻炼,

以增强身体各部位的机能和适应环境的能力,提高孩子的本体觉和自信心。

当孩子失败的时候,积极引导孩子放平心态,帮助孩子把内心的挫折感抒发出来,

并鼓励孩子接着尝试,如“没关系,你已经很棒了”、“每个人都有输有赢,你可以再试一次”……


适当的触觉游戏

多带孩子外出接触大自然,多玩土玩沙玩石子,在家多给孩子进行按摩、

毛巾裹身体等游戏,促进孩子的触觉学习,改善感统失调的问题。

爱与陪伴,是培养幸福孩子的.有力支持。当孩子不合群,我们一定要读懂孩子的内心,

帮助孩子拥有走出去的勇气和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