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能力由五个部分构成,首先需要专注力,然后是视觉能力和听觉能力,再到文字盒子解读阅读的信息的意义,.后把情绪唤醒。
但是能力的发展,并不是根据这些基础能力一步步来的,而是从整体当中慢慢发展起来的,所以在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过程中,除了单一地解决某个能力,还要根据各个年龄段的特点来分析。
听——这个阶段主要针对半岁到两岁的孩子。
说——这个阶段主要针对两到三岁的孩子。
读——这个阶段主要针对四到五岁的孩子。
独——这个阶段指的是独立的阅读期,主要针对六岁以后的孩子。
根据不同年龄段,我们可以把阅读能力的培养分成四个步骤。
01——听
这个阶段,家长可以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。不需要孩子会认字、识别图像,只要让孩子发觉只要爸爸妈妈拿起书,他们的声音就会很温柔,这样小朋友从小就不会抵触阅读。
千万不要强制让孩子听故事,如果孩子不感兴趣想要从你面前“逃”走,不必强迫孩子听,这个阶段,只要做到让孩子不排斥书本,目的就达到了。
孩子在两岁之前,会非常喜欢听重复的故事,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正在发育,他们的神经回路正在产生连接,当神经回路还不够稳定的时候,每次重复都是一次强化。
家长不要一味追求给孩子读不同的书,只要把一两本书里面的故事读透就很好了。
02——说
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听家长说故事之外,也会开始尝试自己说一些字词和语句。家长可以抓住这个时期,和孩子进行互动式的阅读,让孩子更多地练习语言,更快地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。
什么是互动式阅读?就是家长和孩子在一起阅读的时候,孩子可以随时停下来提问、展开想象,家长也可以针对孩子的提问进行反馈,这时候双方就产生了很好的互动。这是一些人工智能说故事的小程序、APP所不能替代的,更适合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。
在这个阶段,家长可以多问孩子问题,让孩子觉得阅读并不枯燥,同时使这本故事书的内容和孩子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能衔接起来,让孩子明白这本故事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是有关联的,孩子也能更容易地投入到故事中。
家长还应该跟着孩子的兴趣走,让孩子多提问,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延展故事,尽情发展自己的想象力,让孩子觉得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,帮助孩子在这个阶段打牢阅读的基础。
03——读
随着孩子的阅读能力继续发展,慢慢可以开始识字、读故事,这时候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文字、读出文字。
社会语言学家发现人类学习语言并不是靠简单的重复和模仿,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才可以发生,因此,语境就显得尤为关键。
其次,学习语言并不是在机械地认字中产生的,而是在孩子感兴趣的前提下才会有更好的效果。
而越早认字越好还是迟一些认字比较好,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,..的答案是顺其自然。在陪伴孩子阅读的过程中,孩子无形中就会慢慢能够识得一些汉子了。
04——独
如果一个孩子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成长,那么他可能在小学之前就能够认识一千多个汉字,足以覆盖他平时接触到的各种生活场景。
上小学之后,孩子不断认识新的汉字,识字量逐渐变大,大约三年级,他就可以真正跨向阅读的门槛,迈向独立阅读。
当孩子真正能够独立阅读之后,专注力、视觉能力、听觉能力、文字区和情绪唤醒这些能力就开始展现出来,家长可以留心观察以上五大能力孩子是否都已经具备了,如果没有,则要先从这些基础能力开始培养。
在孩子进行阅读的时候,家长不要过多地陪伴孩子,只要帮助孩子把阅读的时间固定下来就可以了,这样孩子会建立一个好的阅读习惯。
这个阶段的孩子有非常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,家长可以给孩子丰富的书籍,报纸、杂志、科幻、人物传记等,都是很好的选择。孩子阅读更多种类的书,他思考的层面、接触的世界就会更丰富,对未来的发展也更有益处。
家长也不要忘了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,在孩子面前扮演一个好的阅读者的角色,孩子看在眼里,慢慢地也会爱上阅读。
.后,家长们需要记住一个原则,培养阅读习惯没有太早、太晚,现在开始,就是..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