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的自控能力差,坏情绪说来就来,尤其是被爸妈宠着的孩子,一不顺心便会发作。坏情绪就像埋伏在宝宝生活中的“定时炸弹”,一旦引爆,有的孩子大哭大闹,无法劝阻;有的孩子甚至还摔东西,令爸妈束手无策。
帮助孩子认知情绪
管理情绪的..步,就是能识别出自己的各种情绪。我们可以随时指出孩子的各种情绪:开心、难过、激动、失望、自豪、孤独、期待等等,不断丰富孩子的情绪词汇库。
现在很多家长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。其实,共情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当时的具体感觉。需要提醒的是,有时当孩子很生气时,他会对这种情绪识别也很反感,完全不听。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,等孩子平静后,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。
孩子能识别出的情绪越多,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达出来,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,这就是处理情绪的开端。能表达,他才能沟通,才能想办法。有时,只需表达出来,情绪就解决了。
随时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
我们平时少看孩子的所谓缺点和错误,以及能力上的种种不足,多去发现孩子这些好的品格的表现,一旦发现,就及时肯定,这样久了,孩子就会更多地朝这些方向去发展。
现在的家长们对能力上关注过多。我们可以这样想,孩子长大后,哪样能力有机会得到发挥,这很难说,但好的性格和品格却是处处有用的。能力有可能被埋没被荒废,但性格和品格却永远不会。
不做情绪绑架
一些家长跟孩子说:“你那样做,妈妈很生气”、“那样做,妈妈不喜欢”。我想家长应该尽量少这样去说。我们大人正常的情绪反应,可以让孩子知道,不必刻意掩饰。我们可以生气。但是如果总是用家长的情绪去管教孩子,这不是好办法。总这样说,孩子会觉得他应该对大人的情绪负责。他会忘记遵守规则的本来的意义,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责和内疚。
正确的方法是,让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为会有怎样的不好的结果,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,而不是对家长的情绪负责。
教给孩子,对自己的行为和情绪负责。而我们家长也是,也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。如果我们因为跟孩子无关的事情有消极情绪,那就跟孩子说,妈妈这会心情不好,因为别的事情,所以妈妈先自己待一会,等情绪好了,马上就跟你玩。这样,孩子也可以学会,当他有不好的情绪时,他也会自己冷静一会,练习自己去处理。他也会知道,有不好的情绪不是什么错事。
孩子的改变需要时间,不能急于求成。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,一旦开始,就会渐入佳境。
只要父母投入时间和耐心,灵活地运用技巧和练习,就能调好孩子的情绪体质,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选择,做自己情绪的主人!
孩子情绪失控时,
如何与TA建立“情感连接”?
✔当孩子情绪不稳定时,家长须作孩子的好榜样,先控制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,不表示任何看法,慢慢走到孩子面前,让哭闹中的孩子感觉到你的冷静,降低哭闹情绪。
✔了解孩子发脾气、哭闹的原因,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,让孩子感觉到你是了解他的。当孩子情绪失控时,可将孩子抱至怀中轻拍安抚情绪,或是放一些轻柔音乐、孩子平常喜欢听的歌,借以安定情绪。
✔多进行触觉训练,带孩子去户外与其他小朋友玩耍,如玩泥巴、玩沙土、玩石头等,另外,家长还要注意孩子对温度冷热的体验,多拥抱孩子,这些活动都
孩子身体的触觉刺激,培养孩子抑制轻微刺激信息的能力,有利于情绪的稳定发展。
孩子年龄较大时,就需要进行..的触觉训练来降低触觉敏感度。家长对于孩子的需求要延迟满足,提高其抗挫折能力。
在..的感统训练中,不仅可以通过触觉训练来提高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,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,让孩子成为乐观、自信受欢迎的孩子,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发展!